当前位置:首页-研究成果
“卫生统计学” 课程是高校医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, 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各专业的必修课程. “卫生统计学” 课程思政建设将着力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,强化课程计划团队育人能力培养, 结合医学类专业特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内容, 开展研讨与案例型连接教学模式, 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体系建设.
甘肃高师学报
专业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,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落脚点。复旦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在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“三全育人”的大格局下着力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,突出“国家意识、人文情怀、科学精神、专业素养、国际视野”的复旦育人特色,实现价值引领、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。
教务处
在新时代“课程思政”的背景下,挖掘体育课程的德育元素,不仅可以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,还可以弥补体育课程的不足。 通过在体育课程中制定合理的德育目标、创设相应的德育情境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等,将体育课程与“课程思政”融合,加强学生德育培养。
文教资料
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》( 2020 版) 将大学英语定性为核心通识课程。这是对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的重大改变。高校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发展已走过了大约 13 年。传统的外语通识课程主要以人文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为核心,尤其是英美文化文学社会为主要内容。这种单一教学内容的外语通识课程既违背了通识教育的最初目的,也影响了高校外语教育的健康发展。因此,有必要对传统的外语通识课程进行范式转移,即实现从外向性跨文化教育转向结合内省的立德树人教育,从单一的人文教育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举,从去语境通识教育到专业通识教育,从文化素质培养到批判性思辨和沟通能力培养的范式转移。通识教育这四个转向都是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体现,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。
外语电化教学
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体系的关键是正面回应“何谓融入”“如何融入”“融入何处”三个基本的教学问题,如此才能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融入模式、融入路径、融入机制。本文结合暨南大学融合新闻教学团队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,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全场景模式。全场景模式强调沿着“全素养”“全空间”“全课程”“全链条”四个方向,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融入到三大目标体系、四大学习空间、五大课程形态、六大教学环节之中,以此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学体的“全程”“全时”“全域”“全效”目标。
教育传媒研究
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秋季学期教育教学重点工作部署,对标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要求,复旦大学开展“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 共同讲好开学第一课”活动,鼓励教师用好抗疫鲜活教材,根据专业特色、课程特点设计好“开学第一课”,大力弘扬“抗疫”精神,并从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校史、院系史、学科史、专业史中挖掘提炼价值育人元素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,科学应对“疫后综合征”,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有机统一,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相互促进、相得益彰。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复旦大学课程思政“开学第一课”优秀案例集锦。
教务处
1...45678...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