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-研究成果
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把教材工作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铸魂工程,切实推进教材体系建设,做好教材使用和管理工作,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,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。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管理实践,探讨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教材体系建设和使用管理上的几个关键问题,试图为广大高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。
中国大学教学
3月2日,开课第一天,数学科学学院的同学们迎来了改革后的《数学模型》课程。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?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? 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大潜为课程撰写了1.1万字的课程导言——《数学建模是开启数学大门的金钥匙》。
教务处
当前,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关键阶段。复旦大学在保证全体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一首要前提下,停课不停教、不停学、不停工,实现中央要求的统筹疫情防控与学校事业发展。学校于2月24日启动网上教学准备,3月2日开始全面实施。各单位按照学校要求,细化落实网上教学准备与实施的各个环节,保障网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的质量实质等效。
教务处
“复旦行知·服务学习”课程体系从2016年秋开始筹备,成立服务学习课程建设专家组,2017年春正式启动。课程体系三年来稳步推进,现已开设横跨计算机、软件工程、历史、旅游、艺术、社会学、社会工作、心理学、医学、药学等十余个专业共15门服务学习课程。2019年,服务学习课程纳入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。各门服务学习课程贯彻"三全育人”要求,扎根中国大地,贴近社会现实,把价值引领、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有机统一起来,增强学生“四个自信”,提高责任担当意识,锻炼社会服务本领,进一步拓展了复旦课程建设的广度和深度。
教务处
11月15日上午,复旦大学老教授课程思政座谈会成功举行。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陈纪修,物理学系教授蒋平,化学系教授范康年、刘旦初,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周德庆、杨金水,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员方家驹,历史学系研究馆员傅德华等老一辈教学名师参与研讨交流。本次座谈会由老干部工作处副处长孙燕华主持,原副校长、学校老教授协会理事长方林虎,老教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姜良斌,学校老干部党委书记兼老干部工作处处长邵瑜,学校老干部党委副书记兼退休教职工管理委员常务副主任周桂发,校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金文英,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副处长徐珂等负责同志出席了本次会议。
教务处
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,把 “立德树人”贯穿“医学遗传学”教育教学全过程,挖掘梳 理“医学遗传学”课程的德育元素,建设富含思想政治教 育功能的“医学遗传学”课程体系,充分发挥“医学遗传学” 课程的育人功能,实现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 的大思政格局。
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
1...789101112